經過200多小時超大型鈦合金復雜零件的三維打印,試制成功
發布時間:2019-01-05 18:07 來源:沈陽泰恒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
科技日報訊(記者趙漢斌)經過200多小時的連續工作,9月7日在昆明理工大學附加材料制造中心試生產了一個接近設備成型空間極限的大型鈦合金復合材料部件,這也是最大的單體鈦合金復合材料。目前采用激光選擇性熔化法成形的零件。
激光選擇性熔化是金屬三維打印方法之一。利用激光作為熱源,根據零件的離散形狀數據對金屬粉末進行掃描,使金屬粉末逐點熔化和堆積,直接制造金屬零件,該方法制造的金屬零件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較高的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Racy是金屬3D打印領域的研究熱點,由李振華教授課題組研制的復合鈦合金零件,尺寸為250*250*257 mm,零件和支架總量超過21kg。
據報道,鈦合金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醫療等領域,在金屬激光三維打印過程中,會產生較高的殘余應力。復雜結構件成形過程中的應力、變形和開裂問題一直是金屬三維打印面臨的最大挑戰。在鈦合金激光三維打印中,這些問題更加突出,李振華教授和他的團隊在粉末和成分控制、組件結構和位置優化、支撐設計和應力釋放、遠程監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最后確定了試驗方案,為大型復雜鈦合金零件的印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近年來,昆明理工大學在航空航天、醫療、模具等領域的三維打印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每年有5700多名本科生進入制造中心學習和開展創新活動,5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等托拉爾和碩士生在該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科技日報訊(記者趙漢斌)經過200多小時的連續工作,9月7日在昆明理工大學附加材料制造中心試生產了一個接近設備成型空間極限的大型鈦合金復合材料部件,這也是最大的單體鈦合金復合材料。目前采用激光選擇性熔化法成形的零件。
激光選擇性熔化是金屬三維打印方法之一。利用激光作為熱源,根據零件的離散形狀數據對金屬粉末進行掃描,使金屬粉末逐點熔化和堆積,直接制造金屬零件,該方法制造的金屬零件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較高的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Racy是金屬3D打印領域的研究熱點,由李振華教授課題組研制的復合鈦合金零件,尺寸為250*250*257 mm,零件和支架總量超過21kg。
據報道,鈦合金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醫療等領域,在金屬激光三維打印過程中,會產生較高的殘余應力。復雜結構件成形過程中的應力、變形和開裂問題一直是金屬三維打印面臨的最大挑戰。在鈦合金激光三維打印中,這些問題更加突出,李振華教授和他的團隊在粉末和成分控制、組件結構和位置優化、支撐設計和應力釋放、遠程監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最后確定了試驗方案,為大型復雜鈦合金零件的印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近年來,昆明理工大學在航空航天、醫療、模具等領域的三維打印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每年有5700多名本科生進入制造中心學習和開展創新活動,5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等托拉爾和碩士生在該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金凱大道西段106號移動新媒體產業大廈10號郵政編碼:401121廣告業務:023-63050999傳真:023-60368189
營業執照號碼:YUB2-20030050信息網絡通信視聽節目許可證號碼:220826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碼:50120170001